近期

一种名为“趸租”的
“养老+金融”服务模式
悄然在沪试点。
在全市14个试点街道中,参与试点的老年居民,可以将自己的老房子交给由市房管局指定的国企,由企业将老房子装修后出租,与此同时,老年人可以免费搬到指定的五大新城中的保障房里,以此改善居住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
老人搬去郊区大房子
把市区的老破小装修后
出租给年轻白领
详情点击小坊此前推送>>>
不过
这一新模式推行得较为低调
让不少市民出现了一些质疑
目前进展如何呢?
一起来看小坊的同事近期调查
养老新模式——“趸租”
上海嘉定的保利云上澄光小区,是市内首批进行趸租试点的小区之一,小区共有31套保障房被房管部门指定作为趸租使用。目前,这些房子已全部入住。
在小区内,记者碰到
一位从普陀搬来的老人
趸租租户:
“我本来住在新村路宜川路那里,只有三十六平方米,现在这里是八十二点几平方米。”
“趸租”试点是由上海市房管局牵头,上海建信住房公司负责操作,详细情况,双方均以“刚试点”为由表示不方便透露。
综合各方信息,记者了解到,上海的趸租试点是从10月份开始进入操作阶段,具体做法是:
趸租
让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把位于市中心的小房子统一租给建信公司,然后统一换租到郊区的新房居住,首次签约期为五年。
老人腾出的老房,由建信公司装修后,会作为保障房向在中心城区就业的年青人出租,其产权保持不变。
而换租房源都在五个新城,面积在80平方左右,由相关区的公租房运营中心与建信公司签约。
目前,全市共有7个区、14个街道参与了试点。像嘉定的这31套房源,是最先完成全部签约入住的。
由于市区老房租金普遍较高,换租出来的老人,每个月还能拿到租金差价补贴。
趸租租户:“老房子小嘛,建信给我们300块一个月,五年以后你可以续签,也可以回去。五年以后谁知道,到时候再说吧。现在蛮好的,我们很满意。”
不过,也有一些住惯市区的老人表示不会考虑。因为,尽管趸租试点要求换租房源,在周边五公里范围内,要有完善的医疗资源和生活配套,但五公里对老人来说也是长距离。
鞍山四村第二小区居民:
“跑那么远,像我们这个岁数,要配药得跑到哪里去配?等个车子要等40分钟,又不会开车。”
说好的人才保障房
突然变成养老房
这次试点为何悄悄进行?
事实上,趸租并非上海首创,前几年就在外省市实行过,是将富余的农民回迁房统一租赁后装修,再作为公租房出租给附近的上班族。
由于试点是悄然进行的
即便是郊区这些换租小区的业主
也是在十月下旬
看到有大巴车送来的老年看房团
才知道小区有“趸租”房存在
保利云上澄光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
“我们是一点消息也没有,文件也没有看到。”
也有保利云上澄光的业主
表达了担忧
“五年租期到期之后,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情况,无人告知,我担心这个趸租政策后期对房价的整体影响。”在业主们的多次沟通下,11月30日,区镇两级相关部门和建信公司,才和相关社区业主开了一次说明会。
同时,建信还发布了一个“重要提示”,明确哪些情况下,建信可以提前解约并收回房屋。
而第二天,趸租租户就开始陆续搬入。业主们觉得,这一纸没有落款的提示,约束力很弱。
保利云上澄光业主陆先生:
“公租房的管理程序是很完善的,就比如说接到举报时,会第一时间去核查,现在趸租,中间流程并没有很明确的操作指南。”
不少业主表示,既然这一试点能惠及两大人群,那么相关部门还是应该制定并公开相关细则,提前与老人及换租小区的业主做好充分沟通。只有消除各方疑虑,才有可能更好推动这项试点。
据了解,在嘉定这个趸租试点已经完成的同时,青浦的趸租房源也已有不少市区老房业主签约。好的试点项目,要更好的推进、落地,还是应该在宣传上、前期沟通上,更加公开、透明,否则反而容易引发猜测与争议。既然是新试点,一边推进,一边展开充分的调研和讨论,也将更有助于推进并优化项目,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从中受惠。
完整报道⬇️
对于这种住房保障新模式
坊友们怎么看?
你会愿意选择吗?
欢迎来留言区聊聊~
综合新闻坊
事发长沙!女子违法被查,民警悄悄给她转了200元,更暖的是……
网红夫妇1人死亡,1人进ICU,只因生吃了这玩意……正是高峰期
降低维权成本、快速解决纠纷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打出“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