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12月8日,记者从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二十周年座谈会上了解到,北京以依法治理、精准治理、智慧治理的“三治”模式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截至目前,依法设立了1个市级、17个区级、342个街乡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实现全市行政区划全覆盖。近年来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重新违法犯罪率始终保持在0.1%以下的低水平。

据北京市司法局介绍,自2003年被确定为首批社区矫正试点省市以来,北京目前已设立1个市级、17个区级、342个街乡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实现了全市行政区划全覆盖,制定《北京市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和100余项配套规章制度,打造了以社区矫正法为总纲、社区矫正实施细则为主体、若干工作制度为补充的“1+1+N”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体系。
为打通为社区矫正末端关节,北京市统一了全市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标准,制定执法工作“三项清单”,明确25项环节、细化69个工作流程,制作51种执法文书,形成94个工作措施,实现了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清单化、项目化、规范化。
不仅如此,通过与创新公益服务组织合作,建立公益活动项目库,已累计开展社会适应性指导13.2万余人次,职业技能培训2.4万余人次,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5.3万余次,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北京还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在全国率先建成集日常监管、电子定位、报到报告、网上督查等为一体的市、区、街乡三级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坚持智慧治理,为社区矫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此外,北京市司法局建成集日常监管、电子定位、报到报告、网上督查等为一体的市、区、街乡三级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推进智慧治理,推进社区矫正信息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监狱等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并与天津、河北加强工作沟通,共享执法协同数据等。
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重新违法犯罪率始终保持在0.1%以下的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