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一线观察丨给麦田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吨半粮田科技满满

小编

山东德州是我国率先提出创建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的粮食大市,所谓“吨半粮”是指,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也就是1500公斤。去年德州的粮食产量再创新高,那么高点之上如何实现新的突破?

春耕一线观察丨给麦田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吨半粮田科技满满
(图侵删)

吨半粮田“新烦恼”:高点之上如何再突破

随着气温回升,山东6000多万亩小麦全面进入返青期。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吨半粮”核心示范区,种粮大户何石宝今年第一次用上了多光谱无人机进行苗情勘测。多光谱无人机通过搭载的光强传感器,可以准确获取多光谱影像,捕捉作物的长势差异。

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种粮大户 何石宝:通过颜色的不同来辨别苗(情)的好坏。比如说红色区域代表这个地方的苗长势非常旺,我们管理的时候需要控旺;绿色的区域代表这个地方的苗长势比较弱、比较稀,在管理的时候需要及时施肥和“促弱转壮”,进行精准的管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麦田里的新技术、新装备越来越多。

总台央视记者 刘成:这是平原县贾庄村的一处“四情监测站”,在这个15平方米左右的地方,装有气象的设备监测,还有捕捉虫情的设备,大约地下半米的地方装有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的探头,这些设备监测到的数据会通过网络及时传输到平台上去。

实时搜集的各类数据,经过汇总后会传输到平原县的“农业四情监测平台”。在桃园街道,记者看到了一块“农业四情监测”的大屏。平台通过光电感应、超声波传感等一系列手段,获取病虫情、墒情、气候和苗情的实时状态。

新技术提高效率 让种田更轻松

物联网、大数据等这些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这又给长期在田间地头耕作的农技人员和农户带来哪些改变呢?

平原县是德州市“吨半粮”工程的核心区。眼下,这里的100多万亩麦田春管已全面展开。往年的这个时候,县里的高级农艺师肖建军都会奔波在各个乡镇的田间地头看苗期、测墒情,而今年他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德州市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肖建军:现在我坐在办公室里,数据就往这里跑,并且数据很多,有墒情、地温、苗情等,每个地块的数据都有。这样的话,农民也好,种粮大户也好,给他们技术方案就更精准了,也更科学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新技术在提高农技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制定作物管控的方向,实现了防控关口前移。

德州市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肖建军:以前我们是上地里去,通过到地里监测,看到哪里有虫了,到防控指标了,然后我们采取措施。现在我们通过“四情监测站”,捕捉到虫情,就能马上知道是不是该防了。以前我们是治,现在我们是防,达到了从治到防的飞跃。

何石宝是平原县桃园街道的种粮大户,这位30出头的小伙子已是种田的老把式,每年要打理上千亩的土地。何石宝告诉记者,有了新技术的助力,现在他种田更省事也更高效。现在的田间管理,不仅能卡节点,而且还能精准卡到哪一天甚至几点。浇水施肥要考虑什么时间作物更容易吸收,哪个阶段肥水更容易发挥效用。

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种粮大户 何石宝:过去我们浇地大多数是凭借往年经验,但是现在我们有了这个“四情”监测站,可以看土壤墒情是什么样的,温度是什么样的,这个时候适不适合浇地,适不适合施肥。

新技术加快向大田辐射 绿色种田科技种田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如今在德州,新技术不仅在粮食示范田、核心区里普遍推广,而且已逐渐向传统大田辐射,带动农民种田更科技、更绿色。

这两天,在山东德州武城县,一座200平方米的农田技术服务中心进入调试阶段,即将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平台可通过遥感、云计算、传感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当地吨半粮核心区的高标准农田实现自动监测,以及农田水分、地力、肥料施用和种植环境的全方位监测,为农技专家制定科学精准的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德州市武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马玲:这个平台开通以后,我们武城县“吨半粮”核心区这一季的小麦,春季麦田管理就能完全用上了。接下来我们将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积,争取利用3年的时间,辐射全县2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为全县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是武城县在逐渐加大普通大田的科技投入,而在整个德州,目前科技投入也是逐年增加。据德州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各类“四情”监测平台27台,总监测耕地面积达到了400万亩左右。

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韩立军:今年我们德州全市的小麦播种面积是834.1万亩,这400万亩,几乎是占到了小麦面积的近一半。高科技设备的应用,将为我们今年顺利实现百万亩“吨半粮”创建目标,带动全市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坚强保障。

记者在山东采访时还发现,在高科技的引领助力下,农民种田越来越绿色。在山东省平原县桃园街道吴家庄村,指针式喷灌机正在进行水肥一体化作业,这里喷洒的肥料全部来自当地一家养殖场,这些畜禽粪便经过发酵等流程形成沼液有机肥料浇灌到田,可以快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提升粮食产量。综合计算,化肥可减少用量30%—50%,节省肥料成本100—300元。

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吴家庄村种粮大户 杨德平:现在农田里的高端机械是越来越多,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俺们农民种地是越来越省心,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品质也不断提高。

据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山东将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在56个县整县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粪肥还田利用,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地力。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王凯博 刘成 宋建春 山东台)

运动控血糖,方法不对全白练?这些关键点要掌握→

青海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占比提升幅度位列全国第一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区遭以军袭击

黎巴嫩、也门多地遇袭 伊朗称如必要将继续打击以色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3

江苏省如皋市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菲尔兹奖得主受聘南开大学:不同国家数学文化将激发创新火花

返程叠加寒潮 交通部门全力应对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新春走基层)浙江湖州百叶龙舞动澳门

身体老没老,年龄说了不算!3个衰老信号,最好一个都没有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 宝成铁路部分区段雨量超标 成都车站多趟列车停运

贵州省纳雍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6

春耕一线观察丨给麦田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吨半粮田科技满满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惊鸿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