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雏形长啥样?一文带你领略龙形象的古今变化

侠名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具有原始龙形象的文物遗迹,据考证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到了距今7000年至55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结合马、蛇、鳄鱼等不同动物形象更为直观的龙的形象开始出现。

龙的雏形长啥样?一文带你领略龙形象的古今变化
(图侵删)

早期龙的形象简单抽象,不同地域的龙形象局部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中,龙的形象有马首特征;黄河流域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龙形图案整体则与鳄鱼十分接近。

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中华文明经过早期发展,各地交流开始频繁,龙形象也出现了明显的融合特点。

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的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距今4300年左右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这只彩绘龙纹陶盘上,龙的样貌更加丰富神奇,一头双身,盘曲如蛇,长颌方嘴,两排牙齿似鳄,耳朵圆角像熊,身上鳞斑如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 高江涛:龙形象发展到陶寺文化时候,它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它呈现一种集合多种动物的形象的这样一个特征,或者说灵兽的集合体,形成创造出来一个在现实中不存在的新的形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陶寺的龙很有可能是我们说的真正意义上的龙的雏形。

在相隔百年出土的这几只陶盘上,龙的头部还出现了宽阔前额这种后世龙常见的特征。

从众邦林立的古国时代,进入王朝形成的夏商周时期,龙的形象在不断创新融合中从多元走向一体,也逐渐由简入繁,更加艺术化。商代殷墟出土的玉龙,方脸长出了两只角,大量青铜器上的刻画的龙形或者夔龙纹,也更加丰富精美华丽,逐渐成为等级和权力的象征。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华夏大地走向一统,龙的形象出现相对规范和定型的趋势。汉代的龙,四足特征明显,体形更加健美。

到了隋唐时期,龙的形象发展趋向成熟,龙的姿态奔放雄健。这时期的鎏金铁芯铜龙,长颈巨首,两爪向上,两爪着地,S形曲身作腾飞状,再现盛世的昂扬、自信。宋元时期,龙形更为洒脱,已经差不多形成如今龙的形象。

到了明清时期,龙形象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装饰、刺绣等各个领域。在各种神话传说与文学作品中,龙的精神含义也更加丰富,它遨游天地海洋,拥有超凡力量,带来风调雨顺,成为国泰民安、繁荣兴旺的精神希冀和文化象征。

(央视新闻客户端)

道指收涨1.51% 戴尔科技跌近18%

陆军某旅组织实弹射击训练

河南省襄城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4

日本地震暂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以军称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与哈马斯进行“高强度战斗”

合肥至武汉高铁(安徽段)开工动员仪式1月2日举行

海南落地一批文旅项目 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非遗邂逅禁毒 莆田学院学子探索禁毒宣传新模式

江西省共青城市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3

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加强ESG体系建设 深圳做好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

张颂文新剧《猎冰》取景地在澄迈 来大美村探寻中国传统古村落别样的美

购房补贴如何申请?合肥房产新政官方解读来了

龙的雏形长啥样?一文带你领略龙形象的古今变化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惊鸿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