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蝶变”——云南镇雄多措并举保护鱼类多样性

❤

原标题:赤水河“蝶变”——云南镇雄多措并举保护鱼类多样性

赤水河“蝶变”——云南镇雄多措并举保护鱼类多样性
(图侵删)

  “看!这是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云南省镇雄县鱼洞村的河流观察员姚明昌指着早上6点的监控画面,兴奋地告诉记者,如今赤水河果珠段的鱼儿种类和数量已经大大增加了。

这是云南省镇雄县境内的赤水河源头(5月21日摄)。(董博怀摄)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河流上游已知鱼类超过150多种,鱼类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然而,这条“生态河”曾因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珍稀鱼类一度“消失”。

  “必须做出改变了。”居住在大湾镇罗甸村的村民申庆敏说,当时很多人和他一样,一看到发浑的赤水河里“死气沉沉”就忍不住地心疼。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干净又有生气的赤水河,作为“赤水之源”的镇雄县打响了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保卫战”——坚持流域“十年禁捕”、清捡白色垃圾、宣传环保政策、建设排污设施、推动生态修复……近几年,镇雄县增殖放流鱼苗近200万尾,建设河道防护林带400多公里,绿化种树超25万株,打出了一套河流生态治理“组合拳”。

  经过不懈努力,赤水河发生了“蝶变”:在赤水河流域云南段首次采集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薄鳅,金沙鲈鲤、青石爬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再度现身,鱼类种类从36种增加到43种,坡头镇簸笠电站原取水口河段鱼类密度从生态修复前的33尾/100米增加到203尾/100米……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了。

4月21日,在赤水河云南段首次采集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薄鳅。(受访者供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过去靠捕鱼补贴家用的申庆敏现在有了绿色、稳定的收入。“鱼被过度捕捞后,挣不到钱还破坏了环境。”他说,现在政府带着大家种枇杷、竹笋等经济作物,减少对河流生态破坏的同时,一季能挣5000多块钱。

  曾经的“捕鱼达人”贺银寿现在成了赤水河的巡河员。他负责的河段全长4.5公里,每天至少巡河三、四次,最多的时候一天巡逻10多次。他告诉记者,“禁渔”后,大家都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水清山绿,游鱼轻舞。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正在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江、鱼、人、城”和谐共生的故事还在进行着。(董博怀、林碧锋)

(新华社)

煎中药前药材到底能不能清洗?专家释疑

黎巴嫩南部一村镇遭以军袭击 造成至少5人死亡

高温天气不减游客热情 新疆吐鲁番多部门保障游客出游

长画短说丨藏在长廊上的东方美学

外国游客体验中国感知中国 网友关注暑期入境游火热

黑海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袭击事件已致124人受伤

生态环境部印发管理办法 完善入海排污口全链条治理体系

首届“双宁灯会”:两地非遗不以山海为远 点亮青海高原夜空

从品牌下沉看县域消费活力

俄称打击乌防空系统 乌称袭击俄军弹药库_1

粤桂琼海事开展北部湾海域联合巡航 保障水上通航安全

(新春走基层)“大头虾”旅客频繁丢包 民警变身“寻包达人”

赤水河“蝶变”——云南镇雄多措并举保护鱼类多样性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惊鸿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