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的云南省罗平县依旧春寒料峭。清晨,延绵数百里的油菜花竞相绽放,金黄花海里一座座青翠的小山峰星罗棋布般矗立其间,在薄雾笼罩下宛如人间仙境,只见一抹亮眼的藏蓝正穿行其中。

“油菜花田就在铁路线路两侧,一些旅客出于好奇会靠近线路拍照打卡,咱们可得做好巡逻防控和安全宣传。”一路风光旖旎,开远铁路公安处罗平站派出所副所长赵林带领民警走在花海里开展铁路线路巡查工作,在护航铁路安全运输的同时,让游客们更好地感受春天的气息。
“赵警官,你们又来巡查线路了啊,快进家里坐坐,喝口茶吧!”“不了,谢谢高大姐,我们还得继续去巡查线路呢,铁路通道改造后你们出行方便了吧?”“真是感谢你们呀,我们现在去田里不用横穿铁路,出门干活可比以前更安全、更方便了!”家住铁路旁的高大姐看到赵林来巡查线路,连忙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迎上前打着招呼。
这是铁路守护者与村民群众之间的一场“双向奔赴”。原来,由于罗平站派出所辖区铁路线路多穿村跨集而过,为了切实维护铁路沿线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充分发挥公安监管职能,多次走访调查,充分调研论证,在最大限度满足沿线村民通行需求的基础上,开创性提出“封闭改道”计划,将对穿口下行过水涵洞改建为可供车辆行人通行的水泥路替代方案,并协调联动属地相关部门就封闭改造对穿开口涉及的征地、施工等问题进行磋商,“化堵为疏”推动铁路企业对辖区7处对穿开口实施改造封闭,有效解决了线路管控和民众出行现实矛盾,让铁路沿线7个村落近1000户村民出行更加安全、高效。
“刘大叔,春天风大,轻飘物容易吹进线路,你们开展巡控时可得往线路两端多走走、多看看……”遇到线路巡防员,赵林停下脚步细心地叮嘱着。
为了更好地保障铁路安全运输和旅客平安出行,罗平站派出所不断深化警务模式改革探索,将基层社会治理向旅游警务延伸,进一步强化路地联勤联动机制,实现理念、装备、人员及资源共享,密切与地方政法委护路办对接,推动辖区5个乡镇建立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站,在铁路沿线15个村(居)委会建立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室,同时在各驻村警务室建立铁路治安联勤点,由村寨内护路员担任联络员,推进辖区县-乡镇(街道)-社区三级路地“双段长”联席机制走深走实,形成铁路治安治理“共建、共联、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大妈我帮您取票吧。”“小朋友小心路滑,注意安全,拉好妈妈的手……”14时许,又一轮客流到来,罗平站派出所执勤民警盘兴荣正在火车站进站口忙碌着。
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为了全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式派出所”铁路样板,罗平站派出所将警务重点主动融入“全域旅游”战略布局,全面深化站、车、线、内部单位四大阵地管控,以智慧治安为依托,深化“云南铁警110”报警服务平台运用,集约高效用警,提升站区见警率、管事率,织密动态治安防控网,确保“隐患少、警情少、服务优”。
在此基础上,他们聚焦旅客群众实际需求,耕织民生服务体系,做实“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和“五四红旗团支部”为民服务活动,组织青年民警成立“雷锋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在候车室设置党员先锋岗,为旅客提供在线查询、临时证件办理等各类服务,切实当好服务旅客群众的“贴心人”,并广泛发动站周商户、居民争当治安员,勇做志愿者,依托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及时为旅客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罗平的花海很美、很热闹,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警察同志们还热心地帮我们把行李拿进候车室,感觉特暖心!”来自广东的旅客贺女士笑着说道。
初春时节,微风拂过,金黄花海泛起层层涟漪。罗平站派出所民警们全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站车治安环境,细致入微的服务用心守护着每一位旅客的花海之约,让旅客和沿线群众感受到“枫警”这边独好。
云南网通讯员徐红杜威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低影响少冲击最大限度保留生态 侨乡泉州擦亮“城市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