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约1.3亿年前会吸血的雄性蚊子

❤

新华社南京12月5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黎巴嫩、法国、美国古生物学者在距今约1.3亿年的黎巴嫩琥珀中发现了两枚远古雄性蚊子化石。这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这项新发现还显示,在蚊科动物演化的早期阶段,雄性蚊子也会吸血。

科学家发现约1.3亿年前会吸血的雄性蚊子
(图侵删)

  此次发现的雄蚊化石标本(左为琥珀中的远古蚊子标本,右为琥珀薄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蚊子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吸血昆虫。在此次研究前,最早发现过约1亿年前的蚊子化石。

  本次发现的蚊子化石来自白垩纪的黎巴嫩琥珀,距今有约1.3亿年历史,这将蚊子的化石记录提前了近3000万年。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艰苦的野外工作,发现并采集了上万枚黎巴嫩琥珀,其中筛选出2枚保存完整、精美的雄性蚊子化石。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雄蚊口器细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研究人员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先进仪器发现,与现代雄蚊多吸食花露而口器退化、雌蚊具有用于吸血的刺吸式口器不同,约1.3亿年前的雄性蚊子化石中保存了明显的刺吸式口器。显微结构显示,这些刺吸式口器有尖锐的三角状下颚,下颚上有锋利的小齿。研究团队根据这些结构判断,在约1.3亿前,雄性蚊子也会吸血。

  此次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外籍研究员丹尼·阿扎领衔完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等参与。研究团队介绍,受限于化石证据缺乏,此前人们对蚊子起源和早期演化的了解极为有限。这两枚珍贵的远古蚊子化石,也为后续更细致地研究蚊子从何而来、如何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12月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今起限购!胖东来最新通知!

转卖二手车提供虚假交强险保单安徽桐城市法院判决一车行承担二手车事故相应赔偿责任

集中夜查!昌江多部门联合开展这项整治行动

打造放心商店、网店、直播间

陵水全面完成2024年度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历史文化学者武斌新作聚焦“西方崛起时代的中国元素”

以色列北部遭数十枚火箭弹袭击 周边城镇拉响警报

中新健康丨宁夏首例微创介入新术式开展 可有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青海:“真金白银”政策落地 吸引人才投身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市民对话一把手”明天启动 北京“16+1”区政府“一把手”与市民共话大城市治理

繁育优质种羊 推动量质齐升(新春走基层)

长沙小女孩因手机掉厕所担心被骂留字条离家,大雪中独行幸亏碰上他

科学家发现约1.3亿年前会吸血的雄性蚊子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惊鸿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