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侨乡)福建有个“吕宋村”

❤

中新社漳州7月31日电 题:福建有个“吕宋村”

(寻味中华|侨乡)福建有个“吕宋村”
(图侵删)

  作者 张金川 廖珍妹

  菲律宾有一个吕宋岛,中国福建有一个“吕宋村”。

  福建漳州角美镇鸿渐村,早年许氏家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月港出海,移居菲律宾吕宋岛等地。正因为他们频繁往返于吕宋岛与鸿渐村之间,四邻乡人称鸿渐侨民为“吕宋客”,称鸿渐村为“吕宋村”。

  一棵树、一个公园,见证了这个千年古村与菲律宾的不解之缘。

5月14日,鸿渐公园内,一棵由菲律宾第11任总统科拉松·阿基诺亲植的树,在许氏宗亲精心呵护下,现已枝繁叶茂。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村口有棵老榕树,旁边不远处就是我们的许氏家庙。”鸿渐村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许景伟手指一棵老榕树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许姓为村里最大姓,许氏族人在明清时期、民国初年大量迁徙南洋,以菲律宾和印尼为多。

  老榕树右前方是远近闻名的鸿渐公园,又称中菲友谊公园,以东南亚风格和中式风格融合建成。公园里,一棵由菲律宾第11任总统科拉松·阿基诺亲植的南洋杉,在许氏宗亲精心呵护下,现已枝繁叶茂。

  科拉松·阿基诺是鸿渐许氏后裔,1988年4月,她回到鸿渐村寻根谒祖,在许氏家庙祭拜祖先,参观先辈故居,到村办幼儿园看表演,并在村广场进行了十多分钟的演讲。

  鸿渐公园正前方,高阳楼矗立。建于1947年的高阳楼是鸿渐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地华侨文化的象征。它的主人是许景伟的叔公许文仲,1991年在菲律宾马尼拉病逝,终年81岁。

  “建村道、盖房屋、修许氏家庙和郑和庙、捐资助学……”讲起叔公捐钱捐物、回馈家乡的事迹,许景伟倍感自豪。

  “叔公一生勤劳拼搏,深知教育的意义,不遗余力资助家乡发展教育。”许景伟告诉记者,叔公7岁丧父,只上过小学,十几岁随姐夫前往菲律宾做学徒,以卖布匹为生,进而开绸布店、布业公司,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生意遍及多地。

高阳楼再现许文仲在新加坡经营布匹店的场景。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许文仲他乡打拼却始终心系桑梓,是鸿渐村1000多位海外乡亲对故土深情眷恋的缩影。他们通过日常的侨批汇款、侨照传情,也将南洋物品、文化不断引入家乡。

  融合中西建筑特色的高阳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犹如一位退出历史舞台的长者。直至2023年5月,鸿渐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许跃斌引进洪全(燕尾脊)两岸乡建乡创团队,双方合作创建高阳楼侨乡记忆馆,使老厝获得新生。

  高阳楼侨乡记忆馆开放后,成为当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的苏裕煌,是高阳楼侨乡记忆馆的策展人之一。在他看来,这就是文物的活化,把华侨华人爱国爱乡文化、两岸同根同源的故事,用一件件实物来讲述。“根在哪里,是这个馆要告诉的。”

5月14日,台湾乡建乡创团队创建高阳楼侨乡记忆馆,台胞苏裕煌向记者介绍展出侨批等物件。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展品精选了十四个类别,以物说史,以物话情。”苏裕煌介绍,展品涵盖与华侨文化有关的各类实物,有侨批、票证、老照片、古瓷器、家具及生活用品等1000多件。

  金字招牌、老式缝纫机、各色布匹、算盘、穿旗袍的模特、发黄的柜台……在众多老物件中,苏裕煌特地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单间,再现高阳楼主人许文仲在新加坡经营布匹店的场景。走进细细端详,仿佛穿越时空。

  苏裕煌介绍,高阳楼落成后,许文仲并未住过一天,便拿来给村里当教学楼用。此次团队租赁高阳楼,租金被许文仲后人悉数捐出,用于奖学助学,以继承祖辈遗志。他们对家乡的贡献和眷恋,很多参观者都为之动容。(完)

(中国新闻网)

返程旅客请注意!这些物品不能带上列车

甘肃省嘉峪关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黑龙江宁安一地烧荒致多户村宅起火?多方回应:系村民家电路起火

不一样的中国节气——夏至

违法裁员企业为何还能如此蛮横?专家解读某公司女高管违法解聘员工一事

长沙市民通勤线路可能有变!这3条公交线路迎来调整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 浙江厚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基

阳光即将回归 16日起合肥市迎来晴到多云天气

辽宁省长海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7

韩警方调查921起深度伪造性犯罪案件 八成嫌疑人不满20岁

“奥林匹克休战墙”揭幕 运动员在奥运村呼吁世界和平

美国芝加哥一警察下班后遭枪击身亡 市长:感到悲痛

(寻味中华|侨乡)福建有个“吕宋村”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惊鸿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