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速赋能房屋“生产”新模式

小编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王梦瑶)房子历来都是在尘土飞扬的工地里“建造”出来的,只有标准化的工业制成品才会用到“生产”一词,房子怎么能和“生产”联系到一起?

科技加速赋能房屋“生产”新模式
(图侵删)

  不久前,中新网记者跟随国资委举办的“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活动一行,来到位于广东珠海的一处工厂,工厂里整齐堆叠着一排排材料,工人手里火花飞溅,若不被提前告知,很难想象此处竟是用来“生产”房子的流水线。

  建房就像搭积木?

  将房屋分为几个固定的模块,在工厂里通过数字设计进行标准化施工建造,随后运输到规划建设所在地进行组合拼装。

  听起来似乎是乐高积木的生产和搭建过程,但现代化技术赋能下的C-MiC(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将之变为现实。

  记者在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中,见到了堆积整齐的板材、一个个已见雏形的房间和正在焊接的工人,以往在工地混凝土大楼里风吹日晒的建筑工人,此刻正像产业工人一样在车间里工作。

车间内的智能机器人正在进行模块生产。王梦瑶摄

工厂内已具雏形的房屋模块。王梦瑶摄

  质量是否可靠?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工业化起步较早,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高级阶段,模块化集成建筑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应用。

  但海外模块化建筑虽应用广泛,技术和品质上却并不先进。据中建海龙科技总经理赵宝军介绍,我国通过C-MiC模块化技术可以建造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8度的建筑,其在深圳建设建造的100米高楼最大偏移尺寸15毫米,还实现了门窗、外墙的零渗漏。

  “因为在工厂进行模块化生产时,就是围绕外窗造的墙,而非传统模式下在墙上打胶固定窗户”,赵宝军指出,模块化建筑对连接的施工质量和精度要求也非常高,必须将偏差控制在毫米级别。

混凝土模块正在现场吊装。王梦瑶摄

  已有项目建成入住

  从拆迁到搬回,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楼的居民仅用了90天,就住进了在原址上建起来的新房子。

  “过去的三个月,我们几乎每天都从临时住所来工地看看。一天天,我们看着房子像积木一样很快就组装起来了”,该居民刘清顺夫妇表示。

已经建成的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楼外观。中建海龙科技供图

  桦皮厂胡同8号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二环路以内的功能核心区,距故宫仅5公里,但这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楼,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以后,已经不再适合居住。

  C-MiC模块化建造方案,施工周期短,可以实现“原拆原建”,解决了搬迁居民不愿失去市中心区域优势、担心工期延期等顾虑,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此外,将主要制造过程都搬进工厂,对于城市核心区域改造项目来说,另一个显著变化是有效减小了施工期间对周边居民的噪音污染、对城市核心区域的交通影响及扬沙粉尘污染。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房屋建造、改造的传统模式,“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业已成为现实。(完)

【编辑:曹子健】

(新春见闻)年味渐浓 侨乡汕头各国花卉争芳迎新春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超出片!太阳岛超大雪人惊艳亮相“尔滨”打卡地+1

马龙:12年一路走来感觉非常幸运

重庆市巫山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6

近8万条、线路长度超170万公里 我国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形成驶上“快车道”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_4

黑龙江省尚志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高铁站里现炒“锅气”美食:江西首家高铁热链主题餐厅开业

美联储最新发布!全球央行年会,鲍威尔将发表主题讲话

这几种食物不能空腹吃,有人吃出胃结石!

调查显示英国今年将流行“一日游”

科技加速赋能房屋“生产”新模式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惊鸿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