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下降、代谢紊乱!“碎片化睡眠”的危害有多大?

侠名

“睡了一夜总感觉睡眠断断续续”“明明睡着了,但又感觉像没睡着”“睡到半夜总是醒,醒来又半天睡不着”……这种“碎片化睡眠”很多人都经历过。

记忆力下降、代谢紊乱!“碎片化睡眠”的危害有多大?
(图侵删)

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碎片化睡眠”会导致大脑加速衰老、记忆力下降,全身炎症水平上升。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有多大?如何改善睡眠?一起来看↓↓↓

“碎片化睡眠”有哪些危害?

“碎片化睡眠”,指各种原因导致晚上睡觉中断或多次醒来。经历“碎片化睡眠”的人能非常明确地意识到自己醒了,且每次醒来后都难以入睡。

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负责人、主任医师余翔介绍,“碎片化睡眠”不能进入深睡眠期,而是处于思睡期和浅睡期,无法达到解除疲劳的目的,不利于大脑清理“垃圾”,也会对身体代谢造成影响。

这也是长期“碎片化睡眠”的人容易在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甚至进一步诱发代谢、认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问题的原因。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贺国华介绍,“碎片化睡眠”主要有四大危害:

损害人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代谢紊乱:增加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削弱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患病概率。

什么样的睡眠才算好睡眠?

通常,判断是否拥有好睡眠的标准有四个:

从躺下到睡着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睡着后到起床前,中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两次。

不早醒。早醒即比平时起床的时间早半个小时以上。

睡醒之后感到轻松,也就是常说的“满血复活”。

如何改善“碎片化睡眠”?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贺国华介绍,“碎片化睡眠”既与个体基因、年龄以及基础性疾病相关,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长时间看手机、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加剧“碎片化睡眠”的情况。

医生建议改善“碎片化睡眠”可以:

养成规律作息时间:按时睡觉、起床,形成稳定的生物钟。

避免睡前长时间看手机: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避免喝咖啡、喝酒: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或辛辣食物会干扰睡眠。

坚持运动: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放松心情避免焦虑:学会放松心情、解压,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途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黑龙江省嘉荫县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神州写真)音疗园艺服务悦己 “疗愈经济”成新赛道

2000吨“巨物” 同济大学海洋科考教学保障船今天开建

铁路工程定价新规出台!国家铁路局发布18项铁路工程造价标准

下河连救3人,他又叫妻子运来家中棉衣……

黑龙江省铁力市发布道路冰雪黄色预警

三届总冠军球员丹尼·格林正式宣布退役

超级工程有“智慧”有“力量” 多个“世界级”折射“中国制造”魅力

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讲鹭岛故事力助两岸交流

第六届海南(番加)观鸟节举办观鸟赛 新增10个鸟类记录

赏枫好时节,五指山的枫叶红了!

黎巴嫩东南部发电站遭以军袭击 设备受损无法使用

记忆力下降、代谢紊乱!“碎片化睡眠”的危害有多大?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惊鸿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