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跨国连线 涉外离婚纠纷30分钟“云化解”

从荷兰到中国楚雄,一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想要离婚,开庭距离太远怎么办?楚雄市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跨国连线,30分钟成功“云上调解”。
该起涉外离婚纠纷为何处理如此之快,三个“当场”解开谜底。
家事案件“当场立”
2012年4月,原告小美与被告理某某(男,荷兰公民)相识恋爱,并于2015年3月在楚雄登记结婚。婚后因文化差异较大、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双方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两人分居3年后,双方均认为夫妻感情现已彻底破裂,无和好可能,但如果要回中国离婚成本太高,所以迟迟未办理离婚手续,小美考虑良久,故来法院寻求帮助。
了解相关案情后,法院认为本案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便马上联系被告,与其阐明案情和法律关系,被告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工作,便当即受理该案。
云端平台“当场调”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涉外案件送达耗时长,当事人往返费时且开销大,立即通过微信在线核实被告身份,了解到被告虽是荷兰国籍,但其已在中国生活多年,基本无沟通障碍,亦有离婚意向,为高效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在立案当日便组织双方线上调解。
在承办法官指导下,双方当事人成功注册并登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由于原、被告双方没有共同子女,无共同财产和共同债权债务纠纷,案件事实较为清楚,调解过程十分顺利,仅耗时20分钟,两人即达成调解协议,自愿离婚并在线上签字确认。
法律文书“当场送”
由于传统的涉外送达方式极为烦琐,需将相关法律文书翻译后逐级上报,诉讼成本较高,调解结束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运用电子送达方式,向远在国外的被告送达了调解书,当事人只需指尖一点便可“秒接收”、即生效,该起跨国离婚纠纷得到顺利调解结案。当事人对法院的工作高效便民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本报记者 闵以荣 通讯员 徐婉云
(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