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趟地铁“急救专列”发车 参与打卡活动可赢取免费急救培训名额

❤

深圳地铁“急救专列”成为一座流动的“120急救知识大课堂”。

深圳首趟地铁“急救专列”发车 参与打卡活动可赢取免费急救培训名额
(图侵删)

深圳新闻网2025年1月9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文/图)1月8日,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深圳市急救中心主办,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深圳地铁“急救专列”首发仪式,在深圳地铁竹子林站举行。这是深圳首列以急救为主题的地铁专列,满载着急救知识穿梭在罗湖站和机场东站之间,成为一座流动的“120急救知识大课堂”。

乘客坐在地铁上,可以通过“急救专列”学习急救知识,也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获取新鲜上线的急救知识“口袋书”,随时随地学习急救知识、提升急救能力,还可以用手机一键扫码获取深圳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地图,找到距离最近的“救命神器”……

1月8日至1月21日,市民乘坐这趟“急救专列”时,如果把自己乘坐“急救专列”的照片,以私信的形式发送给“深圳急救”微信公众号,即有机会获邀参加2025年1月20日在深圳市急救中心举办的2025年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暨120急救大课堂公益培训中的亲子急救培训,或获得免费公众急救培训名额。

人们遭遇突发急症拨打120电话之后,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往往存在一段急救空窗期,这段时期正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时期。从2009年开始,深圳市急救中心开始构建公众急救培训体系,目前累计培训近87万人次,市民急救知识普及率达4.92%,远超国内平均水平。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一级调研员李林介绍,深圳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开始在公共场所大规模配置AED。深圳公共场所的AED已达4.3万余台,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这些公共场所的AED已被充满爱心、会急救的深圳市民使用585次,成功挽救125人,年龄最大的82岁,年龄最小的7岁。

每个市民、每个企业单位都是生命安全的守护者,科学有效急救培训体系,不仅是医护人员的事情,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据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冯键介绍,近年来,深圳地铁在深圳市急救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网车站安装AED共1074台,同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急救培训,目前初级救护员培训取证约12380人次,在岗持证人数9500余人,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以来地铁员工借助AED和运用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救助乘客48人。

“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是打造深圳急救生态的硬件,让普通公众掌握一定急救知识和技能并有良好的急救响应机制则是软件。目前,在深圳地铁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深圳急救生态微环境。”深圳市急救中心负责人朱虹表示,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是良好急救生态微环境形成的基础,深圳市急救中心希望通过开展各类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在深圳形成更多像深圳地铁这样的微环境,从而实现“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

白山供电优化服务举措为秋粮冬储保驾护航

四川省成都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1

蜀椒记

驻日本使馆提醒在日同胞防范海啸 做好应急避难

黎外长: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遇袭身亡前同意暂时停火

美国批准200亿美元对以色列军售计划

江西省德安县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青海今年前三季度贷款增加量为近五年同期次高水平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首批动物饲料运入加沙地带

马鹿现身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上杭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深圳首趟地铁“急救专列”发车 参与打卡活动可赢取免费急救培训名额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惊鸿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