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明清余韵久 乐城闹元宵

❤

原标题:文化周刊

文化周刊|明清余韵久 乐城闹元宵
(图侵删)

明清余韵久 乐城闹元宵

■ 海南日报记者 陈子仪

还未走到琼海市乐城岛上的城隍庙,便已听到绵延不绝的鞭炮声。“如果要问乐城岛什么时候最热闹,那一定是农历正月十五前后,那几乎是一整天鞭炮声不断。”博鳌镇乐城村委会干部符巧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在这个曾经是乐会县县城旧址的乐城岛上,还能找到历史上留下来的民俗文化。其中,最热闹、规模最大的民俗活动,非“乐城闹元宵”莫属。

“乐城闹元宵”始于清代,从正月十三日至正月十六日,乐城会开展迎神、游灯、赛肥鸡等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年底,参加赛肥鸡的老选手们就会把肥鸡圈养起来。”符巧说。她提到的“赛肥鸡”是“乐城闹元宵”中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农历正月十五晚上,在城隍庙前的广场上,数十张八仙桌一字排开,各家各户将自己家饲养的大肥鸡煮熟后有序地排开,并辅以各种装饰,一赛高下。

赛的是什么?乐城村党支部书记梅文书告诉记者,评委会会综合考量鸡的肥硕程度、煮鸡的火候以及鸡的造型,并做出最终打分。而谁家的鸡最肥,说明谁家最会养鸡。

乐城元宵赛肥鸡有着悠久的历史。城隍庙的碑文上记载,清乾隆四十七年,乐会县境适逢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知县与乡绅以肥鸡在城隍庙前祈雨,不久后风云骤聚,雷电交加,倾盆大雨下了几天几夜。此后,乐城岛上的百姓便在每年元宵节杀肥鸡供奉城隍爷。

除了赛肥鸡,“鲤鱼灯闹春”也是乐城岛闹元宵不可错过的活动之一。鲤鱼灯闹春是当地一项传统年俗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当夜幕降临,由村民们组织起的鲤鱼灯队,便在欢快热闹的锣鼓声中登场。

“鲤”与“利”谐音,寓意吉利,“灯”与“丁”谐音,寓意人丁兴旺。鲤鱼灯队挥舞着手中的栩栩如生的“鲤鱼灯”,走村串户闹春送喜,为家家户户送上最美的祝福。而每家每户,也会摆好香茶,开门迎鲤鱼,纳福禄,祈祷新的一年事事顺心,年年有余。

2012年,“乐城岛闹元宵”被列入海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吸引各地游客前去观赏。(陈子仪)

责任编辑:小云

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专家建言精益化运营管理

青春续“吉” 伴夏出发|缤纷夏日之旅,领略清爽吉林

(新春走基层)春晚同款伞走俏 浙江富阳传统技艺又迎“高光时刻”

青海海北:同宝山户外婚姻登记服务点设立

浪漫“七夕”,长沙为爱加班不打烊!全攻略来了

被扯烂比赛服!中国香港选手哭诉:准备四年,两分钟被破坏了

眼神躲闪、走路姿势异常!女子腰上藏12只蜥蜴,被海关查获!

2024广元半程马拉松火热开跑 美国12岁女孩勇夺欢乐跑第二名

贵州省天柱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网络主播如何走出“不可能三角”困境

报告:就业于民企的本科生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就业比例增加

退伍老兵新婚旅行途中深入西藏震中救人:当过兵 遇到这种情况我责无旁贷

文化周刊|明清余韵久 乐城闹元宵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惊鸿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