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后,你的寿命

跟运动能力息息相关
这3个衰老信号
步行速度、握力强弱、坐站能力
希望你一个都别出问题
适合大部分人群的运动周计划
让你越活越年轻
快跟着小圈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审核专家
陈星佐
中日友好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01
65岁后
运动能力关乎寿命
2021年8月,《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65岁后,运动能力越差,死亡风险越高。并且从死亡前10年开始,就会出现运动能力衰退迹象。
其中,步行速度慢、坐站能力差、握力低下分别使死亡风险增加22%、14%、15%,而且,随着年龄增加,这种关联会越来越强。
如果能及时发现运动能力变化,就可以提前预防衰老。
02
三个评估衰老与否的信号
与你息息相关
步行速度:
步行速度标准:步速>0.8米/秒
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是有一定道理的,走得快表示心肺功能好,肌肉和骨骼健康。
健康成年人步速大约为每秒钟1.3米~1.4米,老年人随着身体状况下降,步速大约在每秒钟0.8米。
如何计算步速:走4米线
在地板上画一条4米线,以正常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记录下所用时间,再除以4,就可得出走路速度。
中老年人最好每年自测一次走路速度,然后记录下来,与上一年数据进行比较,及时发现步速变化。
握力强弱:
握力标准:握力体重指数>50
握力是评价成年人健康的指标之一。握力不足能够间接反映运动能力不足,也可能标志着心肺功能不佳。
如何测试握力:
保持站立,双脚自然分开,双臂下垂,一只手拿住握力计并使出全力握紧,读取握力计数值。可多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千克)÷体重(千克)×100,一般正常握力指数应大于50。
一般来说,40岁左右男性握力在43千克~50千克为合格,女性27千克~31千克之间为合格。
小贴士:
如果家里没有握力计,可以拿一个网球或有弹力的小球,手自然握住球,手指发力,把球捏变形后还原,算为1次动作(球一定要捏到严重变形)。这个动作需要连续进行,左右手均能达到20次才能算及格,若达不到20次,说明你的握力水平有待提高。
坐站能力:
坐站测验是常见体能测验法。
测试方法:
在椅子上挺胸坐直,双手交叉放于两肩,快坐快起,时间越短,次数越多,说明肌肉力量和耐力越强。
12秒内,中老年人若能完成5次及以上,说明下肢骨骼和肌肉力量不错,反之则说明下肢肌肉衰退。
“春捂”就是多穿点?错!
做好这5点,让你少生病
03
适合健康人群的运动周计划
人体运动机能,在三十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缓慢下降,直到五六十岁才有明显减退。
但是,如果你经常久坐、不运动、饮食不均衡等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导致运动功能下降,身体提前开始衰老。
要想保持良好运动功能,就要尽早开始锻炼,起码要从30岁开始,不过即使你已经超过了30岁,也不要灰心,只要开始运动,什么时候都不晚。
需要注意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循序渐进,适当增加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适合健康人群的运动周计划
周运动频率:每周4~5天;
运动类型:结合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和平衡训练;
每次运动时长:约30~60分钟;
每日计划细节:
1.有氧运动:
频率:每周3~4次;
时长:每次20~30分钟;
类型: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强度:中等强度。
2.力量训练:
频率:每周2~3次,非连续日;
时长:每次20~30分钟;
内容:主要肌群训练,包括胸、背、腿、臀、腹、肩和手臂;
方式:自由重量、健身器械或体重训练(如俯卧撑、深蹲)。
3.灵活性训练:
频率:每周至少2~3次;
时长:每次10~15分钟;
动作:针对主要肌群进行拉伸。
4.平衡训练:
频率:每周2~3次;
内容:瑜伽、太极或简单平衡练习。
其他注意事项:
1.热身:每次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热身,如轻松步行或慢跑。
2.冷却:每次运动后进行5~10分钟冷却和拉伸。
3.个人适应性:根据个人体能和健康状况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长。
4.水分补充:运动前、中、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运动小贴士
1.65岁后,运动能力越差,死亡风险越高。
2.三个评估衰老与否的信号与你息息相关:
步行速度:步速>0.8米/秒;
握力:握力体重指数>50;
坐站测验:12秒内能完成5次及以上。
3.适合健康人群的运动周计划:
周运动频率:每周4~5天;
运动类型:结合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和平衡训练;
每次运动时长:约30~60分钟。
(来源:CCTV生活圈)
(巴黎奥运)国际足联重罚窃密的加拿大女足:扣6分,主教练禁赛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小镇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多元发展助力乡邻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