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2月18日上午,在第三届(2023)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报告环节,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做了“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给出了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三方面解决关键,即充分发挥三个优势、扎实推进三个优化、着力构建三个体系。

“三个优势”指基础研究的底蕴优势、科研平台的牵引优势、高端人才的集聚优势;“三个优化”指坚持需求导向、优化运营的模式,坚持战略导向、优化研究反思,坚持市场导向、优化服务形式;“三个体系”指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导向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效对接的供需体系。
姜治莹也介绍了“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吉林大学实践,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与一汽集团联合打造红旗学院,来自全校22个学院、23个专业,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订单式培养,近三年学校共有1558名学生走上一汽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方面,自主研发“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创造了亚洲国家最深科学探险记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学校老师带领团队研制的航空重力计度仪,填补了我国深海深地探测等多个科研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相关核心技术的国家。
姜治莹认为,以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高校应深度参与到由政府政策、区域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汇集的创新生态之中,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学科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吉林大学成立概念验证中心,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高价值成果的培育,两批共支持55个项目进行概念验证,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高效转化。
(安徽网)
结合地方实际纵深推进“检护民生” 宁夏:办理民生领域案件7974件